德國雙元制是來源于德國的一種職業培訓模式,要求參加培訓的工作人員要通過兩個場所的培訓合格之后才能上崗工作。
培訓模式
雙元制大學教育模式是指將在高等院校(Hochschule)或職業學院(Berufsakademie)的大學學習與在企業的職業培訓或實踐融合在一起的一種學習模式。它與傳統大學課程學習的不同之處在于實踐性,同時它還包括兩個學習地點:高校和企業,即所謂的“雙元”。
在德國這種模式在企業中應用廣泛,正在被我國的一些企業借鑒或采用。
雙元制職業培訓就是校企雙方要深度合作,讓學生一入學就成長在企業的氛圍中,畢業時一上崗真正成為企業所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與真實的生產環境一致。雙元制采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學與做交替進行,將所學的理論應用到實踐中,使深奧的理論在實際應用中得到消化和理解,提高學習興趣避免枯燥的純理論教學。
教學模式
應用技術大學的雙元制大學生采用項目式教學,即教師下達項目任務,在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教師進行組織、指導和監督,不具體教知識點,最后考核、點評、打成績。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以組為單位分工協作完成任務,所有的工作都由學生親自動手完成,該項目會涉及多個領域的知識點,面對這些新知識,學生主要靠自學來完成,教師只是適當地指導和引導,教師充當顧問、專家、咨詢員、指導員和考評員的角色。下達的項目任務一般沒有固定的執行模式,也沒有固定的結論,實施項目時學生的思維不受束縛,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
企業與學校聯合辦學,職業學校(或應用科學大學)負責理論教學,企業負責實操培訓,畢業后獲得技術資格再去企業上班。
優勢
在雙元制大學教育模式中,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過程中,達到了對自身、對高校和對學生三贏的效果。通過與高校的合作,企業為自己贏得了后備人才。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一項統計顯示,約80%的學生最后留在了簽約職業培訓的公司工作。很多學生在職業培訓的后期就已經能夠獨當一面,勝任所在崗位的工作。一旦畢業之后,便能立即投入工作,省去了較長的適應階段,并對企業的環境和文化都已經相當熟悉,這有利于培養對企業的歸屬感。
在雙元制大學課程模式中,學生節約了大量時間成本,在3~4 年的時間里同時拿到大學畢業證書和職業培訓結業證 書。
教學開展
“雙元制”教育方式是戰后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它所解決的問題是普通學術教育所無法解決的,其“職業”的定義在于”專業“,而不是簡單的上崗培訓。職業學校里的學習不同于一般的大學教育,大學教育重視理論學習,是學科體系,而雙元制職業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應用科技大學里的雙元制大學生,學習的內容同其他同學一致,增加了實踐學習的比重,通常比非雙元制同學晚一個學期畢業,但是畢業時得到的是兩張證書---職業學士+IHK職業技能證書 。
仁和會計怎么加盟?加盟條件有哪些?